寒邪径中三阴者,名曰阴证,始终只是一经,不复再传。制之为丸,用之于下,所谓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是也,非固本而何?
常山能逐水固也,若是血证,当加五灵脂、桃仁为佐,入生姜、蜜同煎;苟无行血之品,何以收十全之功耶。四逆汤力扶坎中之金,金气一旺,目睛自然转变,故治之而愈。
无头痛、发热恶寒者,为外证已解。李士材曰∶古云冬不用麻黄,夏不用桂枝,盖以冬主闭藏,不应疏泄,夏令炎热,不宜辛温,经所谓必先岁气,毋伐天和是也。
吴鹤皋曰∶缠喉急痹,缓治则死。用当归为君者,以其能和五脏之阴;以木香为佐者,以其能行诸药之滞也。
治脾胃者,补其虚、除其湿、行其滞、调其气而已。助之以火,故有回阳之功。
夫目窠,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,原着不得一毫客气。此方服之,可以通其留滞,故曰通幽。